發布者:商學院辦公室 時間:2020-11-16 閱讀次數:276
明德讀書協會第三十三期讀書沙龍公告
活動信息:
特邀嘉賓:商學院 鄭悅老師
主持老師:商學院 彭德雷副教授
導讀同學:張微寧、葛君涵、李澤華、梁卓智
導讀書目:《孤獨:回歸自我》
時間:2019年11月20日 18:00—20:30
地點:奉賢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401室
舉辦:商學院團委明德讀書協會
活動形式:一般以朗讀并探討文學作品、思考并發表新見解、交換讀書心得等形式為主;展開即由四位導讀人通過各自的表達對書的梗概進行輸出,在該過程中,其余到場同學可發表個人看法或提出疑問,特邀評論人與主持老師則針對性地做出回復并點評總結。
作者簡介:安東尼·斯托爾,英國首屈一指的心理學家、精神病學家和作家;牛津大學研究員;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、皇家精神科醫學院和皇家文學學會的資深會員。斯托爾的研究領域涉及從性欲錯亂癥到人類的侵略性、從人類對于孤獨的需求到創造的沖動等諸多方面。他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理論,同時深受榮格影響,但他沒有墨守成規,而是堅決拒絕職業中的教條主義,對已有的精神疾病劃分極不贊同。他專注于分析人類的負面情緒,以富有創造力的理念治療相關疾病。斯托爾的著作有:《榮格》、《弗洛伊德》、《丘吉爾的黑狗》
書籍引導:在《孤獨:回歸自我》這部洋溢著迷人哲思和詩性光輝的罕見著作中,安東尼·斯托爾對弗洛伊德、克萊因、溫尼科特、科胡特等人的精神分析學說進行了系統梳理,矯正了其過于注重親密關系的弊病,并以無比的深情和悲憫剖析了牛頓、貝多芬、維特斯根坦、卡夫卡等天才的心理作為佐證:個人所能感受到的最深刻、最治愈的心理體驗都發生于內部。因此,獨處的能力是成熟的標志,它不但可以激發個體的創造力和想象力,還能夠引導他們完成內在的整合和精神的升華。
讀書會小傳:讀書會以“讀書學習,思想交流”為本分,倡導“讀最好的書,靈魂往上走”;通過“讀”、“思”、“聊”、“寫”的形式,實現開卷有益。我們希望,在這個美麗的校園,給一群熱愛讀書、享受交流的志同道合者,提供一片精致的天地。我們嘗試超越,但卻不忘初心。期待與您共品書香,思想碰撞!
期目 | 導讀人 | 書目 | 主題 | 特邀評論人 |
第一期 | 彭德雷 | 《議事規則》 | 規則治理 | |
第二期 | 唐素鳳、劉佳俊、張京輝、丁升 | 《鄉土中國》 | 中國:本土社會、人文 | 張晨峰(商學院)、傅凌波(社會學院) |
第三期 | 王天宇、張裕萱、??悼?/ins> | 《菊與刀》 | 日本:歷史、政治、文化 | 李鵬舒(東京大學)、陳慶升 |
第四期 | 母正杰、李望、洪歌 | 《論美國的民主》 | 美國:社會、政治、文化 | 李佑平(商學院、美國田納西大學博士) |
第五期 | 李帥、吳笠、惲辰陽、姚怡俊 | 《建國方略》 | 治國:國家建設、個人規劃 | 孫中偉(社會學院、中山大學博士) |
第六期 | 吳亮濤、黃軒轅、張澤、石燕卓 | 《大數據時代:生活、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》 | 觀天下:大數據時代下的現代世界變局 | 蔣志強博士(商學院)、陳慶升(商學院) |
第七期 | 彭雅哲、唐陳華、楊屹 | 《論語》 | 修身:個人歷練 | 潘春陽博士(商學院)、陳慶升(商學院) |
第八期 | 池浩藝、胡啟凡、朱雨靜、安琪 | 《烏合之眾》 | 心理學 | 楊劍俠博士(商學院)、陳慶升(商學院) |
第九期 | 潘智輝、李驍馳、朱嘉宏、蔣喆 | 《致命的自負》 | 經濟學、社會哲學 | 蔣士成博士(商學院)、陳慶升(商學院) |
第十期 | 池浩藝、楊屹、戴文華、安琪 | 《解讀中國經濟》 | 經濟學、中國經濟 | 殷廣衛(商學院)陳慶升(商學院) |
第十一期 | 楊屹、許昱昊、斯澤浩、戴文華 | 《活著》 | 經典文學 | 孫定東(商學院)陳慶升(商學院) |
第十二期 | 楊屹、許昱昊、陶佳敏、鄧聰 | 《政法筆記》 | 法律制度 | 張世鵬(商學院) |
第十三期 | 鄧聰、陶佳敏、斯澤浩 | 《魏晉風度二十講》 | 人文性情,社會文化 | 池文匯(機械學院)余亞東(商學院) |
第十四期 | 馬輝、斯澤浩、鄧聰、許昱昊 | 《東京審判—被忘卻的紐倫堡》 | 歷史,戰爭,法律 | 秦濤 (法學院)陳雅靜(商學院) |
第十五期 | 翁東玲、田應飛、王喬 | 《潛規則-中國歷史中的真實游戲》 | 歷史,社會,政治 | 余亞東(商學院) |
第十六期 | 楊晸、余嘉偉、王亮、董琪 | 《繁榮的真諦》 | 經濟、社會治理 | 李丹蒙(商學院) |
第十七期 | 張志豪、馬樂竹、劉芳燕、鄭楓弋 | 《金融危機史》 | 經濟、社會 | 葉志強博士(商學院) |
第十八期 | 斯澤浩、潘枝峰、王亮、張林萍 | 《微權力——小員工發揮大力量》 | 管理、社會、權力 | 陳洪安教授(商學院) |
第十九期 | 許飛、曹凌志、徐虎、劉文元 | 《老子的智慧》 | 社會、哲學、古典文化 | 吳承鈞老師(外國語學院) |
第二十期 | 黃艷玫、陳銘、陶佳敏、楊立 | 《圍城》 | 社會文化、倫理道德 | 丁一老師(商學院) |
第二十一期 | 鄧聰、魯珍、聶志東、彭雪美 | 《浪潮之巔》 | 科技、經濟管理 | 馬玲老師(商學院) |
第二十二期 | 潘梓蓉、胡立晗、康松磊、劉柏初 | 《擁抱戰敗: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日本》 | 日本、政治、戰爭、歷史 | 朱憶天(馬克思主義學院、人文科學研究院) |
第二十三期 | 斯則浩,張元元,曹珂欣,王廷宇 | 《科學哲學:基本范疇的歷史考察 | 科學,哲學,后現代主義 | 米丹老師 |
第二十四期 | 張子寅,胡立晗,丁露,王明偉 | 《百家爭鳴》 | 文學,哲學,歷史 | 唐純老師(馬克思主義學院) |
第二十五期 | 張志浩,張慶,朱瑞霆,白璐 | 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 | 管理,哲學 | 吳佳蔚老師(商學院) |
第二十六期 | 葉佳慧,潘雪雯,山雪曼,趙迦勒 | 《黃河邊的中國》 | 文學,社會文化 | 曹錦清(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) |
第二十七期 | 何子葉,潘雪雯,章程 | 《帝國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最高階段》 | 政治,管理,歷史 | 邱衛東(馬克思主義學院) |
第二十八期 | 石燚磊,梁梓婷,楊光,李恩澤 | 《大轉型: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》 | 經濟學,政治,社會 | 奚建武(馬克思主義學院) |
第二十九期 | 倪雅琳、玄佳琳、羅亦然、梁卓智 | 《出梁莊記》 | 社會、文學、文化 | 吳志先(黨委宣傳部、中德工學院) |
第三十次 | 彭德雷老師 | 《議事規則》 | 規則治理 | |
第三十一次 | 米雪兒、曹佳圓、張依霏、何靈菲 | 《美的歷程》 | 文藝、美學 | 蓋均超(黨委學生工作部) |
第三十二次 | 李中超、吳肇春、孫敘含、張子琳 | 《鄉土中國》 | 社會、歷史 | 夏汝卿、趙慶新 |